公司動態
繳納企業所得稅是每個企業應盡的義務,俗話說的好取之于名用之于名,無論是國有還是私營企業,無論公司盈利或是虧損,都必須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其中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企業所得稅是指對取得應稅所得、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境內企業或者組織,就其生產、經營的純收益、所得額和其他所得額征收的一種稅。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
(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2018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準予扣除項目金額-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收入總額包括公司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租金收入、投資收益等,而政府的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為不征稅收入。
非營業組織的收入、國倆利息收入及符合條件的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的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準予扣除項目金額是指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向以后年度結轉,以后再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企業所得稅的計算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的法定稅率是25%,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得企業可以減免20%的稅率來征收企業所得稅,國愛重點的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 上一個:員工工傷保險可以單獨購買嗎?
- 下一個:臨時工工傷保險是如何認定以及賠償標準是什么
